鼓棹泛瀰茫,驱车道莽苍
出处:《途次口占三首 其二》
宋 · 苏泂
鼓棹泛瀰茫,驱车道莽苍。
功名中底用,奔走为谁忙。
白浪高扬子,青山入建康。
从来怀古意,秋至转悲凉。
功名中底用,奔走为谁忙。
白浪高扬子,青山入建康。
从来怀古意,秋至转悲凉。
注释
鼓棹:划桨,古代交通工具。瀰茫:广阔无边,形容水面。
驱车:驾车出行。
功名:指追求的名声和地位。
奔走:忙碌奔波。
扬子:长江下游的别称。
建康:古都南京的旧称。
怀古意:怀念古人或古事的情感。
秋至:秋季来临。
悲凉:悲伤凄凉的情绪。
翻译
划桨穿越茫茫水面,驱车行驶在苍茫大道。功名利禄有何用处,奔波劳碌又是为了谁?
白浪滔滔在扬子江上,青山直指建康城。
自古以来怀古之情油然而生,秋天到来更增添了几分悲凉。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旅途中的感慨与对过往的回忆之情诗。诗人以"鼓棹泛瀰茫,驱车道莽苍"开篇,描绘出行者在辽阔的野外驾车前进的情景,其中"鼓棹"是古代行军时用来指挥队伍的声音器具,这里借以表现诗人内心的激荡与对远方的向往。紧接着"功名中底用,奔走为谁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功业和名声的追求,以及为了这些目标而日夜奔波的无奈。
接下来"白浪高扬子,青山入建康"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白浪"象征着水流的汹涌不息,而"青山"与"建康"(古地名,即今江西南昌)相结合,不仅映衬出诗人所处之地的美丽,也暗示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寻和怀念。
最后两句"从来怀古意,秋至转悲凉"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深深留恋与秋天到来时内心的凄凉。这里的"怀古意"突显出诗人的情感基调,即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而"秋至转悲凉"则是将这种情感与秋季的萧瑟景象相结合,生发出更为深刻的情绪波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个人成就和历史记忆的深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