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全文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出处:《赠乾素上人
唐 · 方干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
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拼音版原文

yòngzhēnxīnchuányìngyǎnkàngōngqīng
shuǐzhōngmíngyuèzōng

fēngyúnchéng
tíngsōngsuíchuāngjiānqīngqìngxuéchánmíng

liàoshīduōjiéchángsuànqiánshēnghòushēng

注释

苦用:刻苦用心。
贞心:坚贞不渝的心志。
弟子:门徒,学生。
低眼:看轻,不重视。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的统称。
水中:水里。
明月:明亮的月亮。
无踪迹:没有痕迹,不可捉摸。
风里:风中。
浮云:飘动的云彩。
可计程:可以计算路程,这里指无法作为参照物。
庭际:庭院边缘。
孤松:孤独的松树,常象征坚韧不拔。
鹤立:像鹤一样站立,比喻姿态高雅。
窗间:窗户之间。
清磬:佛寺中敲击的磬,声音清脆。
学蝉鸣:模仿蝉的叫声,形容声音清幽。
料师:料想师父。
多劫:多个劫难时期,这里泛指很长时间。
长如此: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岂算:哪里会去计算。
前生与后生:前世与来生,生命的前因后果。

翻译

以坚贞之心传授弟子,理应看轻那些高官显贵。
水中的明月没有痕迹可寻,风中飘动的浮云怎能计算行程。
庭院边的孤松伴随着鹤站立,窗间清晰的磬声模仿着蝉鸣。
料想师父多年以来一直如此,哪里会去计较前世与来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名为《赠乾素上人》。诗中蕴含深厚的禅意和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赞美与对长久修炼之道的理解。

“苦用贞心传弟子,即应低眼看公卿。” 这两句诗强调了师徒之间以诚信为基础的严肃态度。诗人使用“苦用”一词,表现出对于禅学的深刻领悟和对修行之路的不懈追求。同时,这也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对于同辈或晚辈的尊敬与礼让。

“水中明月无踪迹,风里浮云可计程。” 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递出禅宗中“本来无一物”的思想。水中的明月和风中的浮云,无形无迹,却又有着自己的轨迹,这与修行者追求的境界不谋而合。

“庭际孤松随鹤立,窗间清磬学蝉鸣。” 这两句诗通过对庭院中孤松与鹤的描写,以及窗前清磬(一种打击乐器)和学习蝉鸣声,展现了一个宁静、淡泊而又充满生机的修行环境。这里的“随”字,意味着顺其自然,与禅宗中“无为”的思想相契合。

“料师多劫长如此,岂算前生与后生。” 最后的两句诗则是对老师(即乾素上人)的赞美和对其修行之道的肯定。诗人认为这位上人的修炼之路,不仅仅是眼前的状态,更是跨越多个劫难、历经长久岁月的结果。而“岂算前生与后生”一句,则暗示了这种境界超越了常人的生死轮回,达到了某种程度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师徒关系和禅学思想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涅槃境界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