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全文

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

宋 · 王庭圭
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齧江南草。
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
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
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
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
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
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
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
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江南战场风云,充满了壮烈与悲凉之感。诗人王庭圭以“观骆元直经进江南形势图”为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

诗中开篇即以“异时汉网疏天讨,胡儿马啮江南草”两句,勾勒出汉代末年,北方胡族南侵,战火蔓延至江南大地的场景。接着,“石头重戍岂无兵,将军不识丹阳道”两句,表达了尽管江南有重兵防守,但将领却对道路不熟悉,暗示了战略上的失误。

“至今战骨埋秋霜,伤心不忍问耆老”两句,将战争的惨烈与时间的流逝相结合,通过“战骨”与“秋霜”的意象,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而“龙蟠虎踞昔何雄,赤壁濡须在眼中”则赞美了江南昔日的雄伟气势,赤壁之战的辉煌与濡须口的险要。

“浔阳江水射蛟处,旌旗拂天来向东”描绘了长江的壮阔与战斗的激烈,而“艨艟塞川不敢下,昔人曾此破曹公”则通过对比昔日的胜利与当前的困境,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现实挑战的无奈。

最后,“横江九道波翻屋,试请轻兵渡淮曲。夜入长安人不知,应见画图心已熟。他日将军按此图,鼓行如西如破竹”几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战争策略的思考与期待,以及对将领智慧的赞许。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