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
出处:《张同府菊会再和》
明 · 吴琏
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将缨足濯湘潭。
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
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
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
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
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
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张同府举办的菊花聚会的场景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交往与情感。首联“直北衣冠透直南,各将缨足濯湘潭”以对仗的形式,描绘了南北文人雅士汇聚一堂的情景,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风骨与才华,如同衣冠整齐的贵族一般,汇聚在湘潭,仿佛要洗涤心灵,展现各自的风采。
颔联“达人到处覃清化,处士何人肆横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达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传播清新的教化,而隐士们则能自由地畅谈,不受拘束,展现了文人雅士们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风貌。
颈联“伊傅俟时离稼筑,范韩当宁正冠簪”引用了历史典故,伊尹和傅说等待时机离开农耕生活,范仲淹和韩琦在朝廷上正襟危坐,以此来比喻文人雅士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或隐或仕,但都保持着高洁的品格与追求。
尾联“投闲共际升平日,吟酌何妨会再三”点明了聚会的背景是在太平盛世,大家在闲暇之余相聚,吟诗饮酒,乐此不疲,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自由、充满文化气息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会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