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
出处:《槎浦并海》
宋 · 张侃
海风颠狂衣袂摺,长樯巨舰去如叶。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
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
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海边农民在面对咸水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受损的困境时的无奈与绝望。诗人通过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农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无力感以及对丰收的渴望。
首句“海风颠狂衣袂摺”,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开篇,描绘出海风的狂暴,衣袖被风吹得褶皱,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接着,“长樯巨舰去如叶”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航行的船只比作飘落的叶子,既表现了船只的渺小,也暗示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微不足道。
“却行小立视荒田,老翁掷杖呼妻妾”两句,通过老翁的动作和语言,展现了农民面对农田荒芜的痛苦与焦虑。他们试图通过掷杖呼喊,寻求家人的帮助,但面对现实的困境,显得无助而无奈。
“成行再拜告官侬,旧秋潮大经短堞”中,“成行再拜”表现了农民对官府的求助,他们以虔诚的态度请求官员解决农田问题。“旧秋潮大经短堞”则暗示了过去潮水带来的丰收景象,与当前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只因咸水入田来,虽筑田塍已晚哉”揭示了农田受损的根本原因——咸水入侵。尽管农民们努力筑起田埂,但为时已晚,无法阻止咸水的侵蚀。
“官侬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表达了农民对官府的不解与失望。他们认为官府不了解农田的实际情况,只知道要求灌溉,却忽视了咸水对作物根系的影响,最终导致作物枯萎。
最后一句“日蒸水气反枯苗,不如莫种只望潮”总结了农民的绝望情绪。他们意识到,即使日夜辛劳,也无法改变现状,不如放弃种植,等待潮水带来新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农民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和对官府治理的期待与失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