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
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意欲托孤凤,从之摩天游。
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丘。
不肯衔我去,哀鸣惭不周。
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
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
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翻译
大梁城上白云升起,飘向遥远的南洲。我在苍梧原野徘徊,已看过十度罗浮的秋色。
巨鳌翻腾,山海为之动荡,四海的水涌动如洪流。
我心怀希望,想托付给孤凤,与它一同飞上九天遨游。
但凤鸟苦于路途艰难,最终还是返回了昆丘。
它不愿带我同去,只能悲伤地鸣叫,自感无能为力。
远方的客人告别主人,明珠也不愿投向不明的境地。
擦拭倚天宝剑,我向西登上岳阳楼。
在这万里长风中长啸,扫除心中的忧虑。
又有谁会记得刘越石,他如今已变得柔软如绕指之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留别贾舆人至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和心情。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翱翔的意境。大梁指的是古代名胜,大梁山,白云象征着高洁与远离红尘。飘飖意味着诗人心中的豪情和不羁之思,南洲则是目的地,也可能是诗人心灵所向往之处。
"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游历生活与对友情的珍视。裴回、苍梧野都是古代的地名,罗浮则是传说中的仙境。十见罗浮秋,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这片美好的自然和友谊的深切怀念。
"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这两句通过对壮观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胸襟开阔与气势磅碜。鳌抃即鲸鱼跳跃,形容波涛汹涌;山海倾则是自然界动荡不息的画面,四溟扬洪流更增添了一种宏大的气象。
"意欲托孤凤,从之摩天游。"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脱凡尘,与神凤共乘一举飞越天际的愿望。孤凤即凤鸟,传说中的瑞兽;摩天游则是极致自由自在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凤苦道路难,翱翔还昆丘。不肯衔我去,哀鸣惭不周。"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朋友对彼此间的依恋和难以割舍的情感。凤鸟因路途艰险而难行,翱翔则是凤鸟飞翔的姿态;昆丘可能是指归宿之地或心灵的栖息所在。
"远客谢主人,明珠难暗投。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长啸万里风,扫清胸中忧。"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即将踏上新的旅程的心境。远客谢主人,是对待遇到的善意帮助的感谢;明珠难暗投,则是比喻珍贵的友谊不应该轻易放弃;拂拭倚天剑、西登岳阳楼则展现了诗人壮志凌云的气概和即将踏上的新旅程。
最后两句"谁念刘越石,化为绕指柔。" 则是对友情的无限留恋和怀念。刘越石可能是古代某位人物,或是象征性的存在;化为绕指柔,则是在形容这种友情如同细腻温柔之物,不忍割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李白特有的豪放风格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深切的情感,以及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