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滩水满,不用鲤鱼尝
出处:《上钓丝滩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天晴钓丝短,天雨钓丝长。
但求滩水满,不用鲤鱼尝。
但求滩水满,不用鲤鱼尝。
鉴赏
这首诗以钓鱼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天晴钓丝短,天雨钓丝长”两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天气的变化来象征钓鱼时钓丝长度的选择,暗示了钓鱼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晴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适合垂钓,因此选择较短的钓丝;而雨天,水面平静,视线清晰,为了更好地感知鱼儿的动静,故而使用较长的钓丝。这种灵活应变的钓鱼策略,体现了诗人对钓鱼技巧的熟练掌握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但求滩水满,不用鲤鱼尝”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表达了钓鱼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获取鲤鱼,而是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享受钓鱼过程本身带来的乐趣和宁静。这里的“滩水满”不仅指水面的水量充足,也暗喻着心灵的满足和平静。诗人似乎在说,只要能沉浸在钓鱼的乐趣中,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好,即使没有捕获到鲤鱼,这样的体验也是极其珍贵和值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钓鱼这一日常活动,传达出了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它不仅是一首关于钓鱼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美学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