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三千轴,白首何妨苦心读
出处:《林居书屋》
明 · 谢承举
挟册入林林居幽,逃虚习静恣所求。
香芸昼焚小窗午,青灯夜照孤檠秋。
汗牛充栋三千轴,白首何妨苦心读。
山空鸟寂人不知,琅琅诵声乱岩瀑。
香芸昼焚小窗午,青灯夜照孤檠秋。
汗牛充栋三千轴,白首何妨苦心读。
山空鸟寂人不知,琅琅诵声乱岩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林中书屋潜心读书的生活场景。首句“挟册入林林居幽”生动地展现了学者带着书籍进入深林中的书屋,隐居于幽静之处的情景。接着,“逃虚习静恣所求”表达了学者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自由探索知识世界的愿望。
“香芸昼焚小窗午,青灯夜照孤檠秋”两句,通过白天焚香与夜晚点灯的细节,展现了学者不论昼夜,都沉浸在书海中的专注与执着。白天,他可能在明亮的小窗前阅读,夜晚则以一盏青灯照亮书桌,继续他的学习之旅。
“汗牛充栋三千轴,白首何妨苦心读”进一步强调了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他拥有大量的书籍,即使到了老年,也愿意花费毕生精力去阅读和学习。这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
最后,“山空鸟寂人不知,琅琅诵声乱岩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在空旷的山林中,鸟儿无声,只有学者朗朗的读书声与瀑布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动人的旋律。这不仅表现了学者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存在,也暗示了他的精神世界与外界环境的完美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中书屋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学者在宁静环境中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风貌,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