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
出处:《雪寒》
宋 · 陈著
巫山神女欲回车,滕六留云布玉华。
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
幸逃僵死榆关戍,相伴饥眠草屋家。
种麦已迟天岂恝,一声晴意晓檐鸦。
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
幸逃僵死榆关戍,相伴饥眠草屋家。
种麦已迟天岂恝,一声晴意晓檐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巫山神女: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这里代指美丽的自然景象。滕六:古代传说中的雪神。
老梅:经冬不凋的老梅树。
冻:寒冷。
僵死:形容极度寒冷。
榆关:古代边关,这里可能指北方地区。
晴意:晴朗的预兆。
檐鸦:屋檐下的乌鸦。
翻译
巫山仙女似乎要驾车归来,腾云的六神(指雪)留下洁白的云霞。流水虽然未结冰但依然充满生机,老梅虽在严寒中也独自绽放。
庆幸能逃离边关的严寒戍守,与饥饿共眠在简陋的草屋中。
种麦已经太晚,上天怎能无情,清晨乌鸦的鸣叫带来晴朗的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雪寒》,描绘了巫山神女驾云而归的情景,以及雪后自然景象和诗人的生活状态。首句“巫山神女欲回车,滕六留云布玉华”以神话传说开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雪如玉华般铺满大地的景象。接下来,“流水不冰翻有气,老梅虽冻自宜花”两句,通过写流水依然流动、老梅在严寒中绽放,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活力。
诗人感慨自己“幸逃僵死榆关戍”,表达了对战乱或困苦生活的庆幸,同时“相伴饥眠草屋家”则流露出简朴生活的无奈与坚韧。最后,“种麦已迟天岂恝,一声晴意晓檐鸦”两句,以农事未及时和乌鸦报晴的细节,寓含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天气变化的敏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雪寒为背景,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宋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