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卒各已休,独步风林下
元 · 洪焱祖
吏卒各已休,独步风林下。
雨馀堤草青,亦放庭前马。
隔水叫黄鹂,千山暗初夏。
非无可乐资,孰是同情者。
雨馀堤草青,亦放庭前马。
隔水叫黄鹂,千山暗初夏。
非无可乐资,孰是同情者。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洪焱祖的诗《寓舍近溪有大木数章休暇辄游息其间偶得二诗(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夏日景象。首句“吏卒各已休”,点出诗人身处官场之余暇,吏卒们休息,他独自漫步在风中的树林下,显示出他的闲适心境。接着,“雨馀堤草青”描绘了雨后清新湿润的环境,堤边的草色翠绿,透出勃勃生机。
“亦放庭前马”进一步展现诗人随性的生活态度,让马儿在庭前自由活动,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淡然。接下来的“隔水叫黄鹂,千山暗初夏”通过黄鹂的鸣叫和远处千山的朦胧,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暗示着初夏的到来。
最后两句“非无可乐资,孰是同情者”,诗人感慨虽然身边有这些美好的景致可以带来乐趣,但能共享这份宁静与快乐的人却不多。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暇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