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举头北顾海,尾负金刹壮全文

举头北顾海,尾负金刹壮

出处:《题焦山
宋 · 张耒
焦山如伏龟,万古浸碧浪。
举头北顾海,尾负金刹壮
我闻城东楼,秀色日相向。
松杉数毛发,人物见下上。
欲携浮丘公,据壳恣潜漾。
仙风如见引,金阙或可访。

拼音版原文

jiāoshānguīwànjìnlàng

tóuběihǎiwěijīnchàzhuàng

wénchéngdōnglóuxiùxiāngxiàng

sōngshānshùmáorénjiànxiàshàng

xiéqiūgōngqiányàng

xiānfēngjiànyǐnjīnquēhuò访fǎng

注释

焦山:形容山形像伏卧的龟。
伏龟:形容山势低矮而平坦。
万古:极言时间之久。
浸:浸泡。
金刹:金色的佛塔。
壮:壮观。
城东楼:城东边的楼阁。
秀色:美丽的景色。
松杉:松树和杉树。
毛发:比喻众多且密集。
浮丘公:传说中的仙人。
恣潜漾:随意在水中漂浮。
仙风:仙人的风范。
引:引导。
金阙:金色的宫殿。

翻译

焦山如同伏卧的乌龟,亿万年来浸泡在碧绿的波浪中。
抬头向北望去,海天相连,尾部托着金色的佛塔,显得雄伟壮观。
我听说城东的楼阁,每日都展现出秀美的景色。
松树和杉木犹如长发,人来人往,上下穿梭。
我想要带着仙人浮丘公,乘着龟壳在水中自由漂浮。
仿佛感受到仙风引领,也许能探访到那金色的宫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开篇"焦山如伏龟,万古浸碧浪"将焦山比喻为静卧的巨龟,将其悠久而坚固的特性与波涛交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历史的沉淀。接着"举头北顾海,尾负金刹壮"则从侧面勾勒出焦山的宏大轮廓,似乎在诉说着它与广阔天际、黄金般坚实之物的联系。

"我闻城东楼,秀色日相向"转而描绘诗人对城东楼的听闻和景色的欣赏,这里的"秀色"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紧接着"松杉数毛发,人物见下上"则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松杉参差不齐的生长状态,以及观者在其间穿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层次丰富、生机勃勃的自然氛围。

诗尾"欲携浮丘公,据壳恣潜漾。仙风如见引,金阙或可访"表达了诗人想要与神仙共游的愿望,以及对超凡之境的向往。在这里,“浮丘公”象征着仙界的使者,而“据壳恣潜漾”则是希望能够进入那神秘而又宁静的水域。最后,"仙风如见引,金阙或可访"中“仙风”代表了超自然的召唤,“金阙”则象征着通向仙界的门径,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仙境探寻的渴望。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焦山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细腻描绘,更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越凡尘、追求精神寄托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