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出处:《吃茗粥作》
唐 · 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昼:白天。暑气:酷暑。
鸟雀:鸟儿。
静:安静。
不飞:不再飞翔。
念:想起。
君:你。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阴:树荫。
复:又。
山中衣:山中的衣物。
数片:几片。
远云:远方的云朵。
度:飘过。
曾:却。
蔽:遮挡。
炎晖:烈日的光辉。
淹留:悠闲地停留。
膳:吃。
茶粥:茶粥。
共:共享。
蕨薇:蕨薇野菜。
敝庐:简陋的小屋。
既:已经。
不远:并不远。
日暮:傍晚。
徐徐:慢慢。
归:归去。
翻译
白天酷暑难耐,鸟儿安静不再飞翔。想起你在高大的梧桐树荫下,又脱下了山中的衣物。
几片远方的云朵飘过,却未能遮挡烈日的光辉。
我们在那里悠闲地喝着茶粥,共享蕨薇野菜的餐食。
我家的简陋小屋并不远,傍晚时分我们慢慢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午后山中静谧的景象。开篇“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两句,生动地勾勒出夏日烈日下的宁静景致,连鸟儿也不愿飞翔,显得格外沉闷。紧接着,“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则透露出诗人对某位友人的思念,以及他在山中享受清凉的意境。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这两句表明尽管天边有几朵浮动的云,却不足以遮挡烈日的炙热。诗人似乎在强调,即便是自然界,也难以完全抵御夏日的酷热。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一句,则将注意力转向了诗人的饮食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他选择留住简单的膳食——茶粥,并与自然界(用“蕨薇”代指)共同进餐,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趣。
最后,“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两句,诗人提到自己的住处并不遥远,随着太阳的落山,他将会缓缓地回到自己的小屋。这里流露出一种归属感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诗人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个在夏日炎热中寻找宁静与自然之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