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殷、周器,饿与沟壑填
出处:《无聊自叙五首》
清 · 洪繻
壮岁多感愤,果然遭变迁。
苍狼嗥我后,白虎啸我前。
出门视天地,日月更黄玄。
我生怅已矣,世途何望焉!抱有殷、周器,饿与沟壑填。
薇蕨甘如饴,夫岂饮盗泉!韬晦陆沈间,蛰龙思九渊。
壮心时一露,牖下铭燕然。
苍狼嗥我后,白虎啸我前。
出门视天地,日月更黄玄。
我生怅已矣,世途何望焉!抱有殷、周器,饿与沟壑填。
薇蕨甘如饴,夫岂饮盗泉!韬晦陆沈间,蛰龙思九渊。
壮心时一露,牖下铭燕然。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洪繻所作的《无聊自叙五首》中的第三首,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感慨和自我反思。
首句“壮岁多感愤,果然遭变迁”开篇即道出了诗人的年轻岁月充满了感慨和不平,随后遭遇了人生的巨大变故。接下来的“苍狼嗥我后,白虎啸我前”运用形象的比喻,将自己比作处于险境中的猎物,身后是凶猛的狼,面前是咆哮的虎,形象地描绘出人生道路的艰难和危险。
“出门视天地,日月更黄玄”一句,诗人走出困境,放眼望去,天地广阔,日月轮转,但内心却感到时间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渺小。接着“我生怅已矣,世途何望焉!”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世事的绝望,似乎在感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
“抱有殷、周器,饿与沟壑填”这一句,诗人以古代贤君的器量自比,却只能在饥饿中挣扎,如同被抛弃在沟壑之中,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以及个人价值的无法实现。
“薇蕨甘如饴,夫岂饮盗泉!”通过对比薇蕨的甘甜与盗泉的污浊,表达了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会像盗泉那样放弃原则。
“韬晦陆沈间,蛰龙思九渊”则暗示了诗人在困境中选择隐忍和等待,如同蛰伏的巨龙,期待着时机的到来,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壮心时一露,牖下铭燕然”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仍怀有壮志,偶尔会显露出来,就如同在窗下刻下了燕然山的名字,象征着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和困顿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绝望,也有对理想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