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全文

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

出处:《兵后过季子祠
元末明初 · 谢应芳
延陵采地荒榛棘,延陵遗庙成瓦砾。
延陵野老归吊古,独立斜阳长太息。
尘埃野马纷满眼,城郭人民总非昔。
共惟泰伯吴鼻祖,三让高风冠千古。
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
去国躬耕江上田,曰附子臧非浪语。
天伦义重情所钟,屹立狂澜见孤柱,此义孰可比采薇?西山孤竹子,此情知者谁,获麟老笔十字碑。
德音寥寥二千载,陵谷几番经变改。
江南近代淫祠多,梁公不作可奈何。
于乎祠堂之毁还可屋,礼让风衰较难复。
汉家兄弟歌布粟,唐家兄弟相屠戮。
何当大化一转毂,于变浇漓作醇俗,九州八荒春穆穆。
泰伯延陵断弦续,芳也未死当刮目。

鉴赏

这首《兵后过季子祠》由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创作,通过对延陵季子祠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变迁与道德风尚的深刻反思。

首句“延陵采地荒榛棘,延陵遗庙成瓦砾”描绘了战乱之后,延陵季子的采地荒芜,庙宇破败的景象,暗含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接着“延陵野老归吊古,独立斜阳长太息”一句,通过一位老者在夕阳下独自凭吊古迹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尘埃野马纷满眼,城郭人民总非昔”进一步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昔日繁华形成鲜明对比。随后,“共惟泰伯吴鼻祖,三让高风冠千古”赞颂了泰伯的高尚品德,强调其让位之举超越时空,成为千古佳话。

“周衰列国俱战争,卓尔云仍踵遐武”指出周朝衰落时期各国混战,而泰伯家族的传承却依然保持了卓越的武力。接下来,“去国躬耕江上田,曰附子臧非浪语”提到泰伯离开国家,亲自耕作,这一行为并非空谈,体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

“天伦义重情所钟,屹立狂澜见孤柱”赞扬了泰伯家族成员之间深厚的亲情与责任感,如同在狂澜中的一根支柱,稳定了家族与社会。此处以“采薇”典故类比,强调了泰伯家族坚守节操的精神。

“西山孤竹子,此情知者谁”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泰伯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感叹知音难觅。最后,“获麟老笔十字碑”指出了泰伯家族的美德被后世铭记,留下了不朽的痕迹。

“德音寥寥二千载,陵谷几番经变改”感叹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强调了泰伯家族美德的永恒价值。接着,“江南近代淫祠多,梁公不作可奈何”批评了当代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并表达了对泰伯家族美德的怀念。

“于乎祠堂之毁还可屋,礼让风衰较难复”表达了对季子祠被毁的惋惜,以及对社会礼让之风逐渐衰落的忧虑。最后,“汉家兄弟歌布粟,唐家兄弟相屠戮”通过历史上的例子,强调了兄弟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引出“何当大化一转毂,于变浇漓作醇俗,九州八荒春穆穆”的愿望,希望社会能够回归和谐与淳朴,如同春天般温暖。

“泰伯延陵断弦续,芳也未死当刮目”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泰伯家族美德的传承与发扬,以及对社会道德复兴的期待,鼓励人们以新的眼光看待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