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怀生事定,时议野夫同
出处:《边警寄张太史子维》
明 · 谢榛
学士别来久,残年嗟转蓬。
悲秋心独苦,乘月梦相通。
起对霜林白,惊看烽戍红。
老怀生事定,时议野夫同。
世故浮沉里,天机浩渺中。
黄金驮上国,赤子怅西风。
斩馘边人泪,驰驱汉将功。
董狐今史笔,此意托孤鸿。
悲秋心独苦,乘月梦相通。
起对霜林白,惊看烽戍红。
老怀生事定,时议野夫同。
世故浮沉里,天机浩渺中。
黄金驮上国,赤子怅西风。
斩馘边人泪,驰驱汉将功。
董狐今史笔,此意托孤鸿。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边警寄张太史子维》,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边疆警报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
首联“学士别来久,残年嗟转蓬”,诗人以“学士”自指,感叹与友人分别已久,自己已进入人生的晚年,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颔联“悲秋心独苦,乘月梦相通”,在秋天的悲凉中,诗人内心独自痛苦,只能在月夜的梦境中与友人相会,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颈联“起对霜林白,惊看烽戍红”,清晨醒来,面对着被霜覆盖的树林,诗人突然看到烽火台上的红色火焰,这既是边警的象征,也引发了他对边疆战事的担忧。
尾联“老怀生事定,时议野夫同。世故浮沉里,天机浩渺中。黄金驮上国,赤子怅西风。斩馘边人泪,驰驱汉将功。董狐今史笔,此意托孤鸿。”诗人回顾一生,感到世事无常,如同在波涛中漂浮。他忧虑国家的命运,百姓的疾苦,以及边疆的战事。黄金驮上国,暗示国家的财富与权力,而赤子怅西风,则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斩馘边人泪,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而驰驱汉将功,则是对英勇将领的赞美。最后,诗人以董狐今史笔,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希望自己的心意能够像孤鸿一样,传达到远方的朋友那里。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