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七首,应或作龙吟
出处:《闻岛夷将逼湖州寄怀子与二首》
明 · 宗臣
汝在登天目,春来似绿林。
荆榛黄钺入,烽燧白云深。
百战江山色,千家陇亩心。
当年一七首,应或作龙吟。
荆榛黄钺入,烽燧白云深。
百战江山色,千家陇亩心。
当年一七首,应或作龙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春日里天目山的景象。诗人以“登天目”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心境相连,春意盎然的绿色森林仿佛预示着生机与希望。接着,“荆榛黄钺入,烽燧白云深”两句,通过“荆榛”和“烽燧”的对比,展现了战乱的残酷与和平的遥远,黄钺象征战争,烽燧则是战争的信号,而“白云深”则暗示了和平的隐喻。
“百战江山色,千家陇亩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百年的战争让江山颜色黯淡,千家的田地承载着百姓的心声,表达了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最后,“当年一七首,应或作龙吟”,诗人以“一七首”暗指当年的诗篇,而“龙吟”则寓意着诗人的感慨与呼唤,希望如同龙之吟啸,能唤醒和平的曙光。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