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白迷沙屿淼,一泓青抱石林斜
出处:《漳水合流为张西林郡守赋》
明 · 顾应祥
千山飞瀑响雷车,雨后洪涛势转加。
万顷白迷沙屿淼,一泓青抱石林斜。
杜陵垂钓宜添槛,汉使穷源拟泛槎。
底用凭栏赋秋水,豪吟巳属大方家。
万顷白迷沙屿淼,一泓青抱石林斜。
杜陵垂钓宜添槛,汉使穷源拟泛槎。
底用凭栏赋秋水,豪吟巳属大方家。
鉴赏
此诗描绘了漳水与另一水流汇合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美。首句“千山飞瀑响雷车”以夸张的手法,将山间瀑布的声响比作雷车轰鸣,生动地描绘出瀑布的壮观与震撼。接着,“雨后洪涛势转加”则进一步渲染了水流在雨水后的汹涌澎湃,气势磅礴。
“万顷白迷沙屿淼,一泓青抱石林斜”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广阔水域中白浪翻滚、沙洲若隐若现的景象,另一方面则以“一泓青抱石林斜”勾勒出清澈水流环绕着奇石林立的场景,动静结合,色彩鲜明,展现出水与石的和谐之美。
“杜陵垂钓宜添槛,汉使穷源拟泛槎”引用典故,借杜甫垂钓和张骞探寻源头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探索精神。最后,“底用凭栏赋秋水,豪吟巳属大方家”则点明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感慨,认为无需再凭栏吟咏秋水,因为这样的豪迈吟唱已属于真正的大家风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