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他人分越国,预拚异日去崖州
出处:《书近事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石卫尉家先没入,黔娄生处亦诛求。
客嘲未悟漫天戏,鬼瞰皆知偃月谋。
不许他人分越国,预拚异日去崖州。
傍观莫枉为酸鼻,鹿死无魂岂有愁。
客嘲未悟漫天戏,鬼瞰皆知偃月谋。
不许他人分越国,预拚异日去崖州。
傍观莫枉为酸鼻,鹿死无魂岂有愁。
注释
石卫尉:古代官职名。黔娄:古代贫士的代称。
诛求:搜刮、勒索。
客嘲:他人嘲笑。
漫天戏:随意的玩笑,比喻不切实际。
鬼瞰:暗中窥探,比喻人所不知的秘密。
偃月谋:隐秘的计划或策略。
分越国:瓜分越国的领土。
预拚:预先打算,预料。
崖州:古代地名,偏远之地。
傍观:旁观者。
酸鼻:为他人悲伤而感到心酸。
鹿死无魂:人死如灯灭,无灵魂可言。
岂有愁:哪来的忧愁。
翻译
石卫尉家族首先遭受打击,黔娄这样的贫士也被搜刮。来访者嘲笑他,却不知这是天大的玩笑,连鬼都知道他的隐秘计划。
他不允许别人染指他的领地,预先准备着未来可能被流放到崖州。
旁观者不必为此悲伤,因为人死如灯灭,哪来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书近事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石卫尉家先没入,黔娄生处亦诛求。"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悲剧性的历史事件,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官员因为政治原因遭受了不幸的命运。"石卫尉"和"黔娄"都有可能是指代某些特定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而"没入"和"诛求"则透露出一种被迫害或者灭绝的情形。
"客嘲未悟漫天戏,鬼瞰皆知偃月谋。"
这里的"客"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与他有相同立场的人,他们对世事的无知和愚蠢遭到了旁观者的讥笑。而"鬼瞰皆知偃月谋"则表达了即便是幽冥之中也能洞察到那些在明月下策划的阴谋,显示出一种超乎常人的洞察力。
"不许他人分越国,预拚异日去崖州。"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决心和信念,不允许别人侵占或瓜分自己的领土,"预拚异日去崖州"则是对未来某个时刻将会前往某地的坚定预言。
"傍观莫枉为酸鼻,鹿死无魂岂有愁。"
这里的"傍观"可能指的是旁观者,而"莫枉"表达了一种不公或冤屈之感;"酸鼻"则是一种悲哀的情绪。而"鹿死无魂岂有愁"则是借用古代寓言,形容一种绝望与无奈。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及对时局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