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黄花信昔谈,是身何自见江南
出处:《晚秋郊居八首 其四》
宋 · 赵蕃
九日黄花信昔谈,是身何自见江南。
故今开晚方为贵,失所胡为浪不堪。
故今开晚方为贵,失所胡为浪不堪。
翻译
重阳节的菊花,忆起往昔的谈话,如今身处何处,怎会见到江南的景象?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黄花:指菊花,因其在秋季盛开,黄色为主。
昔谈:过去的谈论或回忆。
是身:此身,指诗人自己。
何自:从何,为什么。
见:看见。
江南:泛指江南地区,可能有诗人的故乡或向往之意。
故今:所以现在。
开晚:开花较晚,可能指菊花在重阳节后才盛开。
方为贵:才显得珍贵。
失所:失去原有的位置或归属。
胡为:为何,为什么。
浪不堪:任意、无所适从,形容生活状态不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晚秋郊居八首(其四)》。诗中,诗人以重阳节的黄花(菊花)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九日黄花信昔谈",诗人提到在往昔的重阳节,菊花曾是人们谈论的话题,可能象征着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接着,诗人通过"是身何自见江南",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无法亲身感受江南的美好,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后两句"故今开晚方为贵,失所胡为浪不堪",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菊花的价值在于晚开,只有在秋天的晚期才能展现出它的尊贵。同时,诗人也借此寓意自己的境遇,感叹自己流落他乡,失去了原有的位置,显得无所适从,生活动荡不安。
整首诗寓情于景,借菊花的晚开表达人生的沉浮与变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