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处:《游太姥石门》
明 · 傅汝舟
名山多石门,太姥奇莫状。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
初从俯身入,栈级屡下上。
天窗漏日微,龙井滴泉旺。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门见石峰,秀色九天望。
一削倒地平,匪特取屏障。
霞古荡幽痕,真骨固无恙。
老树多生芝,幽潭亦成浪。
好鸟时出游,于人每相撞。
如知东方生,图记语非妄。
斯游满深衷,何以答神贶。
想当开辟来,必有万鬼匠。
大石架不如,小石巧相放。
乍看怖欲堕,谛视极牢壮。
一夫过仅容,云至不能让。
初从俯身入,栈级屡下上。
天窗漏日微,龙井滴泉旺。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
出门见石峰,秀色九天望。
一削倒地平,匪特取屏障。
霞古荡幽痕,真骨固无恙。
老树多生芝,幽潭亦成浪。
好鸟时出游,于人每相撞。
如知东方生,图记语非妄。
斯游满深衷,何以答神贶。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傅汝舟的《游太姥石门》描绘了太姥山中奇特的石门景观。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石门的雄奇壮观,如万鬼匠之作,大石小石巧妙搭配,令人惊叹其构造之巧。诗人细致地描写了进入石门的过程,从俯身而入到栈道曲折,天窗透入微弱的阳光,龙井泉水潺潺,给人以神秘而清幽的感受。
"□□展复光,九门递趋向"一句可能描述的是光线在石门内部的变幻,仿佛有九个门户依次打开,引导着前行。走出石门后,诗人被秀美的山峰所吸引,感叹其如屏风般屹立,又如天然屏障。古老的霞光荡漾,山石经岁月洗礼依然坚固,老树生芝,幽潭泛浪,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鸟儿自由飞翔,与游人不期而遇,诗人期待能像东方生那样详细记录下这一切,认为自己的游历并非虚言。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次游历深深的喜爱,以及对大自然神赐美景的感激之情,但遗憾的是找不到恰当的语言来回应这份厚礼。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充分展示了太姥石门的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