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全文

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

出处:《断弦曲
明 · 李东阳
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
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
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
司徒坐上叹,胡雏别时哭。
阿女有父情,情钟为谁笃。
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
君看笋爽女,一死万事足。

拼音版原文

chéntīngjiāotóngshēngwénduànxiányīn

āyǒujiāxuézàiqín

shēngshūjīngshígěishízhá

āyǒunéngfēnnǎi

zuòshàngtànchúbiéshí

āyǒuqíngqíngzhōngwèishuí

yǒushūjiàoyǒufānwèi

jūnkànsǔnshuǎngwànshì

鉴赏

这首明代李东阳的《断弦曲》以断弦为引,描绘了一个深具才艺却命运多舛的女子形象。诗中通过“晨听焦桐声,夜闻断弦音”展现了女子对音乐的热爱和技艺的精湛,焦桐是古琴的一种,断弦则暗示了她的生活遭遇挫折。

“阿女有父资,家学在一琴”点出女子继承了父亲的音乐天赋,然而“生书五经石,死给十吏札”则揭示了她可能出身书香门第,但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连教育子女的资源也变得稀缺。“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继承自父亲的书法技艺,尤其是那八分书,是父亲的遗风。

“司徒坐上叹,胡雏别时哭”描绘了社会名流对女子才华的惋惜和她离别时的悲泣,反映出世态炎凉。最后,“阿女有父情,情钟为谁笃”表达了女子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和无人能及的情感专注,而“有书何必教,有女翻为辱”则揭示了社会对女子才情的误解和歧视,认为有才的女儿反而是耻辱。

诗的结尾,诗人以荀爽女儿的故事作比,荀爽的女儿荀令君因反对权臣而被赐死,但她的一死体现了对真理的坚守和对家族荣誉的维护。诗人借此表达对这位断弦女子坚韧不屈精神的敬佩,认为她的才情和忠诚已经超越了一切世俗的评价,足以为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