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使尘网缨,同君被缠束
出处:《送王木叔黄州教职》
宋 · 戴溪
龙飞乙科郎,白面如琢玉。
去作幕下士,年少二十六。
壮心直如弦,不耐公事曲。
宁知太守尊,箠吏惊群目。
太守岂不贤,去郡秉钧轴。
铨曹有格法,那肯烦荐牍。
依然旧官职,再傍天之麓。
六考未作县,冷官到淮服。
向来豪气举,斟酒能半斛。
只今长说病,伏饮在胸腹。
皇皇一世忧,隐隐两眉蹙。
中年苦节省,未必不为福。
我生更迂阔,立意要违俗。
误使尘网缨,同君被缠束。
两家各生子,丁壬合天禄。
但得佳儿妇,两翁志愿足。
岷山有旧约,相从结□□。
明朝江上馆,持被共君宿。
去作幕下士,年少二十六。
壮心直如弦,不耐公事曲。
宁知太守尊,箠吏惊群目。
太守岂不贤,去郡秉钧轴。
铨曹有格法,那肯烦荐牍。
依然旧官职,再傍天之麓。
六考未作县,冷官到淮服。
向来豪气举,斟酒能半斛。
只今长说病,伏饮在胸腹。
皇皇一世忧,隐隐两眉蹙。
中年苦节省,未必不为福。
我生更迂阔,立意要违俗。
误使尘网缨,同君被缠束。
两家各生子,丁壬合天禄。
但得佳儿妇,两翁志愿足。
岷山有旧约,相从结□□。
明朝江上馆,持被共君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溪所作的《送王木叔黄州教职》,表达了对友人王木叔赴任黄州教职的送别之情。首句“龙飞乙科郎”赞扬了王木叔的才华出众,如同龙飞于科举之列。接着描述他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担任幕下之职。然而,他的性格刚直,无法忍受官场的繁琐与不公。
诗中提到王木叔离开太守职位,虽然太守贤明,但他不愿受制于规则,选择回归平淡。他在官场上辗转,直到冷门的淮服任职。昔日的豪情壮志如今只能借酒浇愁,感叹世事艰辛,眉头紧锁。诗人认为,王木叔的节俭生活或许正是福分所在。
诗人自述生性疏阔,不愿随流俗,却因友情而陷入世俗的束缚。他们两家的孩子命理相合,预示着美好的未来。最后,诗人回忆起与王木叔的约定,期待明朝能在江边旅馆共度,表达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