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
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
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履。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
归来北堂闇,一一微萤度。
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
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
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疏疏:稀疏。帘外:竹帘之外。
浏浏:形容雨声清脆。
几砚:书桌上的砚台。
幽独:孤独而幽静。
蒲褐:蒲草编成的垫子。
风瓯语:风吹过瓷碗发出的声音。
凉冠履:清凉的鞋履。
积昏:累积的疲劳。
一饷:一会儿,片刻。
飞鸢:比喻过去的自己。
黄犬:借指晚年的醒悟。
陶靖节:陶渊明的别号,以其隐逸生活著名。
翻译
稀疏的竹帘外,竹林间雨声潺潺。窗户洁净无尘,砚台因冷而生出水雾。
美人享受着孤独的乐趣,因为无需追求。
静坐蒲垫上修禅,起身聆听风中的瓷碗声。
客人来访,心境淡然,打扫清凉的地面。
泡一杯浓茶洗净疲惫,香气净化了杂念。
回到暗淡的北堂,只有微弱的萤火虫飞过。
在这充满忧虑的人生中,这一片刻的安宁多么珍贵。
想起以前的轻狂,如同飞鸢后悔,晚来的醒悟让黄狗悲伤。
若非陶渊明那样的人,谁能理解这样的闲适乐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的书房内外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乐的深切体会。"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两句以细致的语言勾勒出窗外竹影与雨声相交织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柔和的氛围。
"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则写出了室内的宁谧与清冷,书桌上的文房四宝似乎也受到了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产生了细微的雾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物象,也通过环境的描写反映了主人公的心境。
"美人乐幽独,有得缘无慕"中的"美人"并非指女子之美,而是形容主人的高洁情操和超脱世俗的品格。"有得"意味着主人的内心充实且满足,不需要外界的过多关注。
"坐依蒲褐禅,起听风瓯语"则表明主人公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沉浸于禅思之中,即便是起身,也只是为了聆听窗外风雨的声音。这里的"风瓯语"既可能是自然界的声音,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世界的声音。
"客来淡无有,洒扫凉冠履"写的是主人公对待客人的态度,无需过多的礼节和装饰,只是在简单的清扫中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从容与淡然。
"浓茗洗积昏,妙香净浮虑"则是主人公通过品茗来净化心灵,洗去尘封的思想,达到了心境澄明的状态。
"归来北堂闇,一一微萤度"描绘了主人的归家之景,夜色中微弱的萤火虫光芒成为主人公计时的依据,这里暗示了一种平和与宁静。
"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表明在这纷扰复杂的人世间,主人公找到了一处属于自己的安逸之所,可以远离忧虑和痛苦。
"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中的"飞鸢"与"黄犬"都是比喻,前者是指轻率从事而后悔的行为,后者则是对过去未能理解、现在才领悟到的生活智慧的哀叹。
最后一句"自非陶靖节,谁识此闲趣"中,以唐代诗人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之士才能理解自己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兴趣爱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