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翳披厥颖,叶盛在本昌
其间复何有,积粟埋屋梁。
敢村有退士,用意独异常。
种菊一万株,规作岁晚粮。
老农与老圃,工勤略相当。
春雨茁陈根,柔荑绿于秧。
剪翳披厥颖,叶盛在本昌。
啜之付茗椀,聊诳藜苋肠。
秋高饱风露,粲粲枝间黄。
使天而雨金,不可以为粮。
此赐何敢慢,再拜然后尝。
挼挲不劳咀,迸入牙颊香。
三咽下丹田,字之曰黄粱。
其情性具烈,毋以他馈伤。
为尔制颓龄,使尔寿而康。
彭泽有公田,秫种半顷强。
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凉。
奈何不少忍,决去惊鸿翔。
百匝绕东篱,采采不盈筐。
高吟发清饿,持此送一觞。
珠玉实其腹,千载有耿光。
子亦慕陶者,闭户歌慨慷。
但得三径存,何虑一庄荒。
老我饥不死,谁与辟谷方。
作诗聊以赠,一笑为发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以菊花为伴,自给自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田园诗意和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首句“人生自作计”,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他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规划生活。接着,“北屋连南庄”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环境,简朴而宁静。“积粟埋屋梁”则暗示了主人公对物质生活的淡泊,粮食仅够日常所需,并不追求奢华。
“敢村有退士,用意独异常”表明了主人公不同于常人的生活选择,他选择了退隐山林,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接下来的“种菊一万株,规作岁晚粮”更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通过种植菊花,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也为自己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物质上的补充。
“春雨茁陈根,柔荑绿于秧”、“秋高饱风露,粲粲枝间黄”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景象,以及主人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通过“剪翳披厥颖,叶盛在本昌”、“啜之付茗碗,聊诳藜苋肠”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享受。
“此赐何敢慢,再拜然后尝”、“挼挲不劳咀,迸入牙颊香”等句子表达了主人公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通过“三咽下丹田,字之曰黄粱”这一细节,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最后,“彭泽有公田,秫种半顷强”、“正使及秋成,所得亦已凉”等诗句引出了对古代隐士陶渊明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坚持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奈何不少忍,决去惊鸿翔”、“百匝绕东篱,采采不盈筐”等句子则展现了主人公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隐居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