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出处:《眉山史颐老秀才遣人寄诗用其韵答之》
宋 · 晁公溯
衰年临沧江,华发羞照映。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煖,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煖,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衰年:垂暮之年。临:面对。
华发:斑白的头发。
照映:映照。
枯槁:憔悴。
清净:清澈。
少席:少有温暖的座位。
屋润:湿润的房屋。
牧鸡豚:养鸡喂猪。
驵骏:骏马。
归田:回归田园。
聊为:勉强担任。
芙蓉湖:湖名。
牣:满。
兵木:兵器。
无刃:暂息无锋刃。
贤者:贤能之人。
农夫庆:农夫的欢乐。
燔或炙:烤肉或美酒。
骄且吝:骄傲而吝啬。
使君:郡守。
何武:何等武勇。
弟子:门生。
乐正:乐官。
陈论:讨论政事。
犀革:犀牛皮。
宴语:闲谈。
麈柄:麈尾拂尘。
凌云下:昔日的荣光。
宾客盛:宾客众多。
暇时:空闲时刻。
数来:来访。
念:想到。
百里近:距离仅百里。
翻译
垂暮之年面对着沧江,斑白的头发羞于映照水中。人们怜悯我憔悴的容颜,江水和我的心境都清澈如镜。
居住之处少有温暖的座位,更别提期盼有间湿润的房屋。
只希望能养鸡喂猪,哪里还能追求骏马的豪奢。
因贫穷还未回归田园,只能老去勉强担任郡守。
常常漫步在芙蓉湖边,满湖的鱼儿跳跃可见。
我欣喜战乱已平,刀枪暂息无锋刃。
愿跟随贤者享受快乐,低下头与农夫一同欢庆。
常备烤肉或美酒,怎敢骄傲而吝啬。
郡守并非何等武勇,我的弟子却是乐正。
讨论政事犀利如犀牛皮,闲谈时以麈尾拂尘。
回想起往昔的荣光,宾客众多盛况空前。
你随时可以来访,这里距离仅百里之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衰年临沧江”描绘了诗人衰老之态,面对着江水,感叹岁月流逝。次句“华发羞照映”则流露出对自己白发丛生的自嘲,反映出内心的沧桑感。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两句,诗人以自己的枯槁形象与江水的清澈相对比,表达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他感慨生活简朴,“所居少席煖,况望有屋润”,暗示了生活的清贫。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表达了诗人满足于平凡生活,不追求仕途升迁的愿望。然而,“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又透露出因贫困未能归隐,只能在郡守职位上度日的无奈。
诗中提到“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描绘出芙蓉湖的生机勃勃,诗人以此自慰,庆幸战乱暂息,百姓安宁。“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贤者同乐,与农夫共庆和平的朴素愿望。
最后,诗人表示愿意接受邀请,虽然身份不高,但“暇时可数来”,距离不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向往和平生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