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君复舍去,四顾谁我陈
出处:《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平生针芥处,哀乐常过人。
竹坡最坦率,君亦纯任真。
匪独君亲际,急友时忘身。
吾门有黄童,血性君所亲。
独行无党锢,自喜德有邻。
一别各异路,心绪随飙尘。
书来辄相语,为念遗孤贫。
今君复舍去,四顾谁我陈?
竹坡最坦率,君亦纯任真。
匪独君亲际,急友时忘身。
吾门有黄童,血性君所亲。
独行无党锢,自喜德有邻。
一别各异路,心绪随飙尘。
书来辄相语,为念遗孤贫。
今君复舍去,四顾谁我陈?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检蒉斋手札怆然有感(其三)》。陈宝琛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离别的哀伤。
诗中首先提到“平生针芥处,哀乐常过人”,说明友人的情感丰富,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比常人更为强烈。接着,“竹坡最坦率,君亦纯任真”赞扬了友人的直率和真诚。然后,“匪独君亲际,急友时忘身”表达了在关键时刻,友人会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他人,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吾门有黄童,血性君所亲”提到友人与自己家庭中的孩子关系亲密,共同成长。接下来,“独行无党锢,自喜德有邻”表明友人行事独立,不被世俗束缚,同时对自己品德的自信。最后,“一别各异路,心绪随飙尘。书来辄相语,为念遗孤贫。今君复舍去,四顾谁我陈?”表达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离去后孤独和忧虑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友人性格、行为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离别的不舍,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友情主题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