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肃冠服,北面拜威皇
出处:《戊辰元日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鸡鸣肃冠服,北面拜威皇。
弓剑长如在,陵园不敢忘。
元年犹此日,正朔更何方。
有限遗臣庶,哀思泪几行。
弓剑长如在,陵园不敢忘。
元年犹此日,正朔更何方。
有限遗臣庶,哀思泪几行。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戊辰元日作》其二。诗中通过描述元日清晨的仪式与对先皇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故国的深情怀念。
首句“鸡鸣肃冠服,北面拜威皇”描绘了元日清晨,鸡鸣时分,人们庄重地整理衣冠,面向北方,向已逝的君主表达敬意和哀思的场景。这里的“威皇”既是对前朝君主的尊称,也暗含着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
接着,“弓剑长如在,陵园不敢忘”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那些象征权力与忠诚的弓剑仿佛永远存在,陵园的景象也始终铭记于心,表达了对先皇及其功业的永恒怀念。
“元年犹此日,正朔更何方”则将思绪拉回到历史的深处,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王朝更迭。元年,即新王朝建立的第一年,如今已是旧日时光,而新的正朔(即新年)又在哪里?这句诗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有限遗臣庶,哀思泪几行”点明了诗人身份,作为“遗臣庶”(即亡国之臣或普通百姓),面对国家的衰败,只能以泪水表达内心的哀伤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