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可语人甘受谤,诗能名世不嫌穷
出处:《呈姚雪蓬使君》
宋 · 乐雷发
祝融应自胜崆峒,且读通书办圣功。
事可语人甘受谤,诗能名世不嫌穷。
春边采药收湘芷,月下调弦送楚鸿。
赖有行人碑尚在,棠阴依旧恋东风。
事可语人甘受谤,诗能名世不嫌穷。
春边采药收湘芷,月下调弦送楚鸿。
赖有行人碑尚在,棠阴依旧恋东风。
注释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这里象征着热情和智慧。崆峒: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象征高远和神秘。
通书:泛指儒家经典著作,表示深入学习。
谤:指责或非议。
湘芷:湘江流域的一种香草,象征高洁。
楚鸿:指楚地的大雁,寓言远方的思念。
行人碑:路人或过客为纪念某人而立的碑。
棠阴:棠梨树下的阴凉,象征宁静和美好。
东风:春风,象征生机和希望。
翻译
祝融应该能超越崆峒山的威严,专心研读经典以成就神圣的功业。即使事情可以公开讨论而招致诽谤,我依然愿意承受,因为诗歌若能流传后世,我并不介意身处困厄。
春天在湘江边采集药材,如白芷,夜晚弹奏音乐,寄托对楚地飞鸿的思念。
幸好还有路人为我立碑铭记,我在棠荫下依旧向往着春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呈姚雪蓬使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赞赏与自信心态的诗句。
首先,“祝融应自胜崆峒”用了古代神话中的祝融形象,象征着火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接着“且读通书办圣功”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希望通过学习来实现个人理想。
“事可语人甘受谤,诗能名世不嫌穷”则展示了诗人的坦然态度,即便是遭到非议,也愿意接受,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才华终将为后世所认同,不会因贫困而减色。
“春边采药收湘芷,月下调弦送楚鸿”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采集草药,在夜晚以琴声寄托情感的景象。这里的“楚鸿”指的是南方的鸟类,可能是比喻或寓意远方朋友。
最后,“赖有行人碑尚在,棠阴依旧恋东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之情。这里的“行人碑”很可能是一块记录往昔足迹的石碑,而“棠阴”则是树木投下的阴凉,象征着悠久和静谧。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自信,以及对知识、友情和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这些意象和情感的表达,乐雷发展现了自己作为一名士大夫的文化修养和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