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
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沈万古。
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
何处。
乱红铺绣茵,有醉眠荡子,拾翠游女。
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
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
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又随芳绪生,看翠霁连空,愁遍征路。" 这几句通过春草的萌发和山花的盛开,展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离别之愁,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东风里,谁望断西塞,恨迷南浦。" 这里的“东风”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而“西塞”则代表着边疆的遥远和艰苦。诗人借此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无尽的哀愁。
"天涯地角,意不尽、消沈万古。" 这里“天涯地角”形容极其遥远的地方,而“意不尽”则说明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言表,这种情感也如时间一般悠长。
"曾是送别长亭下,细绿暗烟雨。何处。" 这两句回忆起过往的离别场景,那时的长亭、细绿的草色和烟雨中的氛围,都让人感到缠绵悱恻。
"乱红铺绣茵,有醉眠荡子,拾翠游女。" 这里“乱红”指的是花瓣纷飞,诗人通过对春日游乐的描写,展现了一种逍遥自在的情怀,但这种欢愉也带有一丝惆怅。
"王孙远,柳外共残照,断云无语。" 这里的“王孙”指的是古代贵族子弟,而“共残照”则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哀伤。
"池塘梦生,谢公后、还能继否。独上画楼,春山暝、雁飞去。" 最后的两句诗通过对池塘梦境的描绘,以及谢灵运(谢公)登楼所见春色和大雁南飞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追思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抒发离愁、怀旧之情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