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
出处:《汉延熹西岳华山庙碑歌为朱竹君赋》
清 · 翁方刚
汉安元嘉与永寿,东京碑字皆未磨。
今人独于此碑惜,谓出中郎重摩挲。
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
元常元嘉卒史字,稚圭信否图经讹。
箭筈门閒殿基砌,嘉靖年以粗沙劘。
赵崡所以慨作跋,跋与洪赵非一科。
谁知此跋宛在此,叶叶蝇楷如擘窠。
椒花舫深尘不到,未展额篆先吟哦。
上溯《周礼·职方氏》,下荐巡狩丰年歌。
霸陵新丰地特纪,袁君孙君绩骈罗。
昭卬瞻仰女汝合,鉴亨字更加切嗟。
惟初分隶次仲作,王萧之志交相诃。
建初熹平源测委,韩诗郑易谚则那。
篆与隶分递相减,初但俯仰无撇波。
华山华亭记樊毅,三碑皆系于光和。
建宁之前建初后,篆隶斟酌无偏颇。
镕金屈铁六百字,金精白帝高嵯峨。
三峰万古一元气,想见于此旋义娥。
精神融结到此本,二百年前已无多。
云驹云雏二东子,墨庄楼中同手摩。
郭髯题曰郭香察,小史递以冻笔呵。
装池一艺成故实,方于鲁亦矜丸螺。
松谈阁又翠微阁,山史笔力追隶蝌。
孙顾二跋不可见,诸老白发来婆娑。
百年又随江南客,星虹万丈藏烟萝。
君今轻装南返北,一本匣抵千金驮。
君精六书胜于郭,尉律不止言虞戈。
宜讨本原证文字,昌黎所谓如悬河。
亭林昔亦吉金拟,但稽职司不及他。
一碑可以该汉隶,娄机字原较若何。
今人独于此碑惜,谓出中郎重摩挲。
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
元常元嘉卒史字,稚圭信否图经讹。
箭筈门閒殿基砌,嘉靖年以粗沙劘。
赵崡所以慨作跋,跋与洪赵非一科。
谁知此跋宛在此,叶叶蝇楷如擘窠。
椒花舫深尘不到,未展额篆先吟哦。
上溯《周礼·职方氏》,下荐巡狩丰年歌。
霸陵新丰地特纪,袁君孙君绩骈罗。
昭卬瞻仰女汝合,鉴亨字更加切嗟。
惟初分隶次仲作,王萧之志交相诃。
建初熹平源测委,韩诗郑易谚则那。
篆与隶分递相减,初但俯仰无撇波。
华山华亭记樊毅,三碑皆系于光和。
建宁之前建初后,篆隶斟酌无偏颇。
镕金屈铁六百字,金精白帝高嵯峨。
三峰万古一元气,想见于此旋义娥。
精神融结到此本,二百年前已无多。
云驹云雏二东子,墨庄楼中同手摩。
郭髯题曰郭香察,小史递以冻笔呵。
装池一艺成故实,方于鲁亦矜丸螺。
松谈阁又翠微阁,山史笔力追隶蝌。
孙顾二跋不可见,诸老白发来婆娑。
百年又随江南客,星虹万丈藏烟萝。
君今轻装南返北,一本匣抵千金驮。
君精六书胜于郭,尉律不止言虞戈。
宜讨本原证文字,昌黎所谓如悬河。
亭林昔亦吉金拟,但稽职司不及他。
一碑可以该汉隶,娄机字原较若何。
鉴赏
这首清代翁方刚的《汉延熹西岳华山庙碑歌为朱竹君赋》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汉代华山庙碑的描绘,赞美了古代书法艺术的精湛与历史价值。诗中提到的“东京碑字”、“元常元嘉卒史字”、“稚圭信否图经讹”等,都是对碑刻文字的考据,反映出作者对中国古文字学的深厚兴趣。
诗人首先指出汉安元嘉和永寿年间,华山庙碑上的文字未经打磨,显得古朴而珍贵。接着,他质疑了某些人的观点,认为碑文并非出自中郎之手,而是经过元常、稚圭等人的精心镌刻。他还提到了碑文的磨砺过程,以及赵崡对此的感慨和跋文的价值。
翁方刚将碑文与《周礼·职方氏》等典籍相联系,赞美其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祭祀和丰收的颂歌。他对碑文中的霸陵、新丰等地名的记载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们记录了重要的历史事件。他还提及了书法风格的变化,从篆书到隶书,再到建初、熹平时期的融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演变。
最后,诗人提到华山庙碑的制作工艺精良,书法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且历经百年仍保存完好。他赞扬了朱竹君对碑文的热爱和研究,认为其价值堪比千金。翁方刚还自谦不如郭香察等人,但他鼓励朱竹君深入探究文字的本源,如同韩诗郑易等经典著作,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想象和细致的书法评论,展示了对华山庙碑的敬仰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