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砧才见前,愁苦不容说
出处:《拟寒山寺 其二十九》
宋 · 释怀深
好生恶死心,人畜无差别。
刀砧才见前,愁苦不容说。
鹑诗颇哀鸣,牛拜弥惨切。
嗟吁人不悟,一至身殂灭。
刀砧才见前,愁苦不容说。
鹑诗颇哀鸣,牛拜弥惨切。
嗟吁人不悟,一至身殂灭。
鉴赏
这首诗以动物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生死之痛与人类对死亡的无知。通过“好生恶死心,人畜无差别”这句话,诗人强调了生命对于所有生物的重要性,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渴望生存,厌恶死亡。这种普遍的情感共鸣,跨越了物种界限,让人深思。
接着,“刀砧才见前,愁苦不容说”,生动描绘了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痛苦,即使是在最微小的生命体中也能感受到。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对死亡的畏惧。
“鹑诗颇哀鸣,牛拜弥惨切”两句,分别以鹑鸟和牛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对死亡的哀伤与不舍。鹑鸟的哀鸣和牛在死亡前的悲惨姿态,都是对生命终结的强烈抗议,展现了动物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助与痛苦。
最后,“嗟吁人不悟,一至身殂灭”则表达了对人类未能理解生命真谛的感慨。在面对死亡时,人类往往显得更加茫然和无知,直到生命消逝,才可能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短暂。这句诗提醒人们珍惜生命,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更有价值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动物的视角,探讨了生死哲学,强调了生命平等和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同时也对人类的盲目和无知提出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