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安外攘名臣业,带缓裘轻学士风
出处:《再呈徐吉云军门二首》
清 · 钱荣国
将才既裕译才通,武事先精文事攻。
书挂矛头看不厌,墨磨盾鼻写能工。
内安外攘名臣业,带缓裘轻学士风。
我效巴歌殷祷祝,愿公长镇大江东。
书挂矛头看不厌,墨磨盾鼻写能工。
内安外攘名臣业,带缓裘轻学士风。
我效巴歌殷祷祝,愿公长镇大江东。
鉴赏
这首诗《再呈徐吉云军门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钱荣国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徐吉云军门的赞誉与敬仰之情。
首句“将才既裕译才通”,赞扬了徐吉云在军事才能上的丰富与翻译能力的卓越,暗示其不仅在武略上精深,在文事上也颇有造诣。接着,“武事先精文事攻”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军事与文化两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全面素养。
“书挂矛头看不厌,墨磨盾鼻写能工”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徐吉云的军事才能比作挂在矛头上的书籍,让人爱不释手;将他的文采比作磨过的盾鼻,精细而工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徐吉云在军事与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
“内安外攘名臣业,带缓裘轻学士风”则高度评价了徐吉云作为名臣的业绩,以及他内敛平和、外展宏图的气度,同时又以“带缓裘轻”的形象,展现了他作为学者的淡泊名利、从容自得之风。
最后,“我效巴歌殷祷祝,愿公长镇大江东”表达了诗人对徐吉云的深深敬意与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长久地守护着东方的大江,寓意深远,寄托了对徐吉云的崇高敬仰和深切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徐吉云多方面才能的赞美和对其美好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