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义禁为非,意欲求无刑
出处:《杂诗 其二十一》
宋 · 李复
当路莫张机,张机不可行。
潜深巢高杪,鱼鸟知爱生。
立义禁为非,意欲求无刑。
刻核苟太至,视死心亦轻。
潜深巢高杪,鱼鸟知爱生。
立义禁为非,意欲求无刑。
刻核苟太至,视死心亦轻。
注释
当路:道路上。莫:不要。
张机:张开捕鸟网。
潜深:隐藏在深处。
巢高杪:高高的树梢。
爱生:珍爱生命。
立义:树立原则。
禁为非:禁止非法。
无刑:没有犯罪。
刻核:苛刻的法规。
苟太至:过于严格。
视死:看待生死。
轻:轻视。
翻译
在路上不要张开捕鸟的网,因为这样会阻碍通行。鸟儿藏在深处或高枝上,它们懂得珍惜生命。
树立公正的原则,禁止非法行为,目的是希望社会没有犯罪。
如果法规过于苛刻,人们可能会对生死失去敬畏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复所作,名为《杂诗(其二十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志向和人生态度的抒情之作。
“当路莫张机,张机不可行。”开篇即提出一个比喻,张机通常指的是捕捉鸟兽的工具。但在这里,诗人用它象征着某种不应该采取或者已经无法实施的行为。这个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奈和不得已的情感。
“潜深巢高杪,鱼鸟知爱生。”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生物的观察。潜深指的是水中的鱼类,巢高则是空中的鸟儿。它们都有自己的栖息之地,而且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立义禁为非,意欲求无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即要坚守正义,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诗人希望能够不受惩罚地度过一生,这种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公正和自由的追求。
“刻核苟太至,视死心亦轻。”最后两句则是对待命态度的一种表达。“刻核”意味着彻底的剖析,“苟太至”则是一种极致的程度。诗人似乎在说,只要能够达到内心的极致追求,那么即使面对死亡,也能泰然处之。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命观。他既有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也有对于正义与自由的执着追求。同时,对于生命的态度也体现出了超然物外的一种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