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出处:《伤时二首 其二》
唐 · 孟云卿
徘回宋郊上,不睹平生亲。
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生死有常伦。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独立正伤心,悲风来孟津。
大方载群物,生死有常伦。
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
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注释
徘回:徘徊。宋郊:古代地名,此处指代远方。
平生亲:往日亲人。
独立:独自站立。
悲风:凄凉的风。
孟津:黄河边上的一个地名。
大方:广大的世界或自然法则。
群物:万物。
常伦:常规的道理或法则。
虎豹:比喻凶猛的动物。
哀哉:悲叹。
人食人:人吃人。
岂伊:难道是。
世运:世事的变迁。
天道:自然法则或天意。
亮云云:形容天道光明磊落。
翻译
我在宋郊徘徊,再也见不到往日亲人。孤独站立心悲痛,孟津的悲风吹过我身。
世间万物皆在大方之中,生死自有其常理。
猛兽间彼此不相残,而人却互相残害,多么可悲。
这难道只是时运不济?天道本应公正无私。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现实不满和哀叹时世之感慨的诗作。从内容来看,诗中“徘回宋郊上”展开了思绪,通过“不睹平生亲”表达了对昔日亲情的怀念,但现在却无法相见,凸显了时空变迁、人事更替的悲凉。独立之中,更增添了一份伤感,“悲风来孟津”则是借用自然景象,强化了这种哀愍的情绪。
“大方载群物,生死有常伦”两句,诗人通过描写天地不仁,以其广博包容之心对待万物,同时指出生与死乃是自然法则中的一部分,试图以哲理的高度来看待世间的悲欢离合。
然而,“虎豹不相食,哀哉人食人”两句,则是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人伦失序的深刻批判。这里的“虎豹不相食”,暗喻野兽尚且守护同类,而人类却在战争、争斗中互相残杀,这种比喻极为强烈,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冷漠与残酷的深切哀痛。
最后,“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则是诗人对命运和天道的一种无奈与质疑。这里“岂伊”表达了一种无法解脱的宿命感,而“逢世运”则暗示了时代的大潮难以抗拒,“天道亮云云”则是一种无力改变现实,只能仰望天空中的自我安慰。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间冷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深切感慨,以及面对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时所表现出的无奈与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