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出处:《二十六日晴过谌塘》
元末明初 · 郭钰
布袍稍觉晓寒轻,晴色偏饶双眼明。
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
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
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出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布袍稍觉晓寒轻”写出了早晨微凉的气候,诗人穿着布袍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次句“晴色偏饶双眼明”则通过明媚的阳光映照,强调了晴朗天气对视觉的清晰提振。
接下来,“山径黄泥攒虎迹”描绘了山路泥泞中留下的虎足印,暗示了山林的荒野和野生动物的存在,增添了环境的野趣和神秘感。“寺门苍树挂猿声”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的寂静与生机,寺庙的静谧与猿猴的啼叫形成对比,显得宁静而生动。
“重来谁与同心胆”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再次来访时无人共情的孤独感。“老去惟思避姓名”则流露出诗人年华老去后的淡泊心境,希望能隐姓埋名,过上平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诗人回忆起曾在枯柳桥边与某人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独自重游,那记忆中的友人仿佛以深情的目光远远相迎,给寂寥的旅程带来一丝温暖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清晨的山行经历,融入了怀旧、孤独与淡泊的情感,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