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目欲寻相见处,閒心几失朗吟馀
出处:《秋日怀悟石陆太守》
明 · 释函是
瑟瑟西风梧叶疏,讼庭鹤唳夜灯初。
一帘秋月还霄汉,十卷楞严对梵书。
敛目欲寻相见处,閒心几失朗吟馀。
年年此日霜天迥,雁影长空知有无。
一帘秋月还霄汉,十卷楞严对梵书。
敛目欲寻相见处,閒心几失朗吟馀。
年年此日霜天迥,雁影长空知有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首句“瑟瑟西风梧叶疏”描绘了秋风萧瑟,梧桐叶稀疏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讼庭鹤唳夜灯初”一句,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场景巧妙结合,鹤唳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与灯火初亮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
“一帘秋月还霄汉,十卷楞严对梵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秋夜的宁静之美,月光洒满整个空间,仿佛与天空相连,而诗人面对着《楞严经》这样的佛教经典,内心充满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宇宙的思考。接下来,“敛目欲寻相见处,闲心几失朗吟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平静,他闭目冥想,试图在心灵深处寻找与悟石陆太守的相遇,同时,也流露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满足。
最后,“年年此日霜天迥,雁影长空知有无”则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融入其中,每年的今天,霜天高远,大雁在长空中飞翔,它们的存在与否,似乎成了诗人思考人生与自然关系的隐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自我以及与友人情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