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但得县官如卓鲁,此言只恐未曾知全文

但得县官如卓鲁,此言只恐未曾知

出处:《简徐宰 其三
宋 · 方岳
西山有蕨北山薇,荷雨锄烟不疗饥。
但得县官如卓鲁,此言只恐未曾知

注释

西山:指代西部的山脉。
蕨:一种野生植物,可食用。
北山:指代北部的山脉。
薇:一种野菜,古人常食。
荷雨:扛着雨具劳作。
锄烟:农耕时升起的炊烟。
疗饥:用来充饥。
县官:古代地方官员。
卓鲁:卓茂和鲁恭,古代以清廉著称的官员。
恐:担心。

翻译

西山上的蕨菜,北山的薇草,即使冒着雨锄地,炊烟袅袅也无法填饱肚子。
只要有像卓鲁那样的清官做县令,这样的说法恐怕他们还不曾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简徐宸(其三)》。诗中描绘了一种贫困与渴望得到救助的情景。

“西山有蕨北山薇”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这些东西并不能满足他的现实需求。蕨和薇都是一种野生植物,可以食用,但并不丰富,因此这里代表着一种贫瘠的生活状态。

“荷雨锄烟不疗饥”则直接点明了这种生活的艰难,尽管天降甘霖(荷雨),但这并不能解除作者的饥饿感。锄烟可能是指农事劳作,但即便如此,也无法解决温饱问题。

“但得县官如卓鲁”一句中,作者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向往。这里的“县官”指的是能够理解民情、公正为官的人,而“如卓鲁”则是一个历史上的清官形象,代表着作者心中的理想官员模样。

最后,“此言只恐未曾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好愿景能否实现的疑惑和担忧。这里的“此言”指的是上述对理想官员的渴望,而“只恐未曾知”则是担心这样的愿望可能永远无法达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和政治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于美好生活与公正统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