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出处:《寄于少监》
唐 · 方干
修持清苦振佳声,众鸟那知一鹗情。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修持:修身养性,坚持修行。清苦:生活清贫而刻苦。
振佳声:传播美好的名声。
众鸟:比喻普通人。
鹗:一种猛禽,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蹑履:穿着鞋子轻步行走,形容态度恭敬。
三千:形容弟子众多,来自‘孔子弟子三千’的典故。
后学:晚辈或学生。
抟风:乘风,比喻施展才华。
九万:极言其高远,源自《庄子》中大鹏展翅南徙的故事。
名将:名声将会。
日月同时朽:随着时间消逝。
身是:身体如同。
山河:比喻国家、历史的见证。
应数生:历经多次变迁。
云泥:比喻地位悬殊,如同云与泥的距离。
更悬阔:更加悬殊。
渔翁:渔夫,比喻平民百姓。
不合:不应该。
见公卿:遇见达官贵人。
翻译
修身清贫扬美名,群鸟哪懂雄鹰的志向。三千弟子都谦恭跟随,如鹏展翅九万里即是未来的征程。
名声将与日月同逝,身躯如同山河见证时代的更迭。
从此地位天差地别,渔夫本不该遇见达官贵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寄于少监》。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篇。
"修持清苦振佳声" 表示诗人在修行或学习上保持清贫和坚持,不为世俗所动,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众鸟那知一鹗情" 则是说其他的人或事物无法理解诗人的这种情感和追求,只有像鹗一样的孤独者才能感同身受。
"蹑履三千皆后学"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前人成就的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谦逊,认为自己比不上古人,只能作为后来者的追随。"抟风九万即前程" 则是说诗人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要勇往直前,不断进取。
"名将日月同时朽,身是山河应数生"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便是声名显赫的武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而诗人自己的身体与自然界相连,是山河之中的一部分,应当追求永恒的生命力。
"从此云泥更悬阔,渔翁不合见公卿" 这句话里,“云泥”象征着高洁和污浊的差异,“渔翁”则是隐士的代名。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世俗官员(公卿)之间隔阂愈发加深,两者间难以相见。
整首诗充满了对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以及对于外界认知和理解自我的渴望。通过这种表达方式,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坚持己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