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昔时梐枑居,今作大士室全文

昔时梐枑居,今作大士室

出处:《中川龙翔兴庆寺
元 · 许谦
孤屿浮中川,昼夜汩潮汐。
何年地维裂,中断洲渚失。
两峰峙东西,蔽影互朝夕。
浮屠据棱层,梵宇绚金碧。
飞龙迫风雷,曾此一憩息。
昔时梐枑居,今作大士室
了师择灵地,为假蛟鼍窟。
聚沙合旧港,连亘如片石。
山扉夜无关,神物便入出。
乱流携故老,一一访陈迹。
轩亭倚葭苇,涛浪傍几席。
豫章号凄风,筱簜翳寒日。
凭高慨今古,天海相荡激。
景在人易非,悠悠意何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川之上龙翔兴庆寺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首句“孤屿浮中川,昼夜汩潮汐”描绘了岛屿在江河中的孤独漂浮之态,日夜被潮汐所冲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动态的画面感。

接着,“何年地维裂,中断洲渚失”则以一种历史的视角,探讨了岛屿形成的神秘过程,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力量的伟力。随后,“两峰峙东西,蔽影互朝夕”通过描绘两座山峰在日出日落时遮挡彼此的光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隐喻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循环。

“浮屠据棱层,梵宇绚金碧”一句,将视线转向寺庙本身,以“浮屠”(佛塔)为中心,描绘了寺庙建筑的辉煌与庄严,金色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展现出宗教圣地的神圣与美丽。

“飞龙迫风雷,曾此一憩息”通过想象古代传说中的飞龙在此歇息的情景,增添了故事性和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敬仰。

“昔时梐枑居,今作大士室”对比过去与现在,强调了寺庙作为信仰之所的永恒价值,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它都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了师择灵地,为假蛟鼍窟”则赞美了僧侣们选择并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一个适合修行与生活的场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聚沙合旧港,连亘如片石”描绘了寺庙周边环境的自然之美,沙粒汇聚成港湾,与远处的山石相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壮观的画卷。

“山扉夜无关,神物便入出”表现了寺庙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暗示着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以及寺庙作为精神避难所的功能。

最后,“乱流携故老,一一访陈迹”描绘了老人们在河流中寻找寺庙遗迹的情景,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与传承。

“轩亭倚葭苇,涛浪傍几席”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豫章号凄风,筱簜翳寒日”通过描绘恶劣天气下的景象,反衬出寺庙内的一片祥和与温暖,强调了其作为避风港的重要性。

“凭高慨今古,天海相荡激”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感慨古今变迁,感叹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体现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

“景在人易非,悠悠意何极”则是对自然美景与人类情感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深处无尽思绪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龙翔兴庆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自然、宗教、时间、空间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