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悦来嫔君子室,琴声容易变孤鸾
出处:《萧母蒋氏挽诗》
明 · 杨士奇
结悦来嫔君子室,琴声容易变孤鸾。
来时皎皎鸣珰玉,直到泉台似昔看。
来时皎皎鸣珰玉,直到泉台似昔看。
鉴赏
这首挽诗《萧母蒋氏挽诗(其一)》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逝者形象的刻画,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哀思。
首句“结悦来嫔君子室”,以“结悦”二字开篇,表达了逝者与君子之间的和谐与喜悦,暗示了她作为妻子的角色,以及在家庭中的美好形象。“来嫔君子室”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身份与地位,以及她对家庭的贡献和影响。
次句“琴声容易变孤鸾”,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的离去比作琴声的消失,变成了孤独的凤凰,形象地表达了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哀伤。这里不仅体现了对逝者音乐才华的赞美,更深层地表达了对失去伴侣的哀痛之情。
接下来,“来时皎皎鸣珰玉”一句,通过“皎皎”形容逝者到来时的明亮与纯净,以及“鸣珰玉”的比喻,既描绘了她如玉般高洁的形象,也暗示了她到来时的清脆悦耳,仿佛是天籁之音,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与哀愁。
最后一句“直到泉台似昔看”,表达了对逝者最终归于宁静之地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生前美好的回忆与怀念。这句话中“泉台”指代的是死亡或另一个世界,而“似昔看”则表达了对逝者过去生活的怀念与追忆,暗示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与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