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国有人吾岂敢,秪从花径导潘舆
出处:《谢侯明府遣医视老母用壬申岁闻侍养命韵》
明 · 邵宝
偶于文檄见都俞,多少忧怀为扫除。
父母歌传千载上,君臣药在一言馀。
三春寸草慈亲德,片纸千金令尹书。
医国有人吾岂敢,秪从花径导潘舆。
父母歌传千载上,君臣药在一言馀。
三春寸草慈亲德,片纸千金令尹书。
医国有人吾岂敢,秪从花径导潘舆。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谢侯明府遣医视老母用壬申岁闻侍养命韵》。邵宝以“偶于文檄见都俞”开篇,巧妙地将自己在公务中偶然读到的诗句与内心的忧思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多少忧怀为扫除”,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得以暂时缓解的喜悦,同时也暗示了他面对生活或社会问题时的复杂心情。
接着,“父母歌传千载上,君臣药在一言馀”,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父母的教诲比作流传千年的歌曲,将君臣之间的关系比作一剂良药,强调了家庭与国家之间道德与责任的重要性。
“三春寸草慈亲德,片纸千金令尹书”,这里诗人将对母亲的孝顺之情与对官员职责的理解相结合,以“三春寸草”比喻对母亲的深情厚意,以“片纸千金”形容官员职责的珍贵,体现了对亲情和公职的双重重视。
最后,“医国有人吾岂敢,秪从花径导潘舆”,诗人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承担治理国家的责任,但愿意像引导花径中的车马一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种谦虚而又充满责任感的态度,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社会职责的自觉担当,以及在公务繁忙之余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