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于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馀全文

若于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馀

宋 · 张九成
若于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馀
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

注释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修敬:修炼和保持尊敬之心。
缘:关联,多余的事物。
馀:剩余,多余的。
子路:孔子弟子,以勇猛直率著称。
三致问:多次询问,反复提问。
病犹尧舜:疾病缠身的状态像古代贤君尧舜。
果何如:究竟会怎么样。

翻译

如果对于君子能够保持恭敬的态度,恭敬之外就不再有其他多余的追求。
子路多次询问还不明白,即使病情严重如尧舜,他究竟会怎么样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八十三)》。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孔子之道的深刻理解和崇敬。

“若于君子能修敬,敬外无缘复有馀。”这里,“君子”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而“修敬”则是指内心的尊重与谨慎。诗人提出,如果一个君子能够保持这种内在的敬畏,那么他在对待外界事物时,就不会过度地附加私情或有所剩余。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敬”这一重要品质,强调个人修养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础作用。

“子路不思三致问,病犹尧舜果何如。”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以直言著称。这里,“三致问”指的是子路曾经询问孔子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而“病犹尧舜”则是在说即便生了病,也还在思索尧、舜这两位圣明的帝王是如何统治天下的。这句话表达了对古代圣君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于如何成为一个理想君主的深刻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引用儒家经典和历史人物,强调了个人修养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理想政治的向往。张九成在这里不仅是对《论语》的再创作,更是在以诗歌形式传达儒家思想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