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不予留兮,予亦咏而归
心超兮千载,忽乎纳自牖兮光寒而静娟。
吾兴视兮何祥,望舒推毂兮辚大圜。
生两仪兮虚白,饰万物兮清妍。
彼何居兮轃兹,挈一规兮破幽偏。
代天兮宣精,㧖欹兮恶盈。
似道兮日损,缩于一晦弦兮,万斯年而求伸。
宅天下兮至晦,镜天下兮至明。
烛吾心中之月兮,贯地纬而洞天经。
吾奉月兮周旋,月踵吾兮后先。
夫君寄我兮三章,招月而与寓目兮,炯笔势之翩翩。
想他日之独立兮,过庭而侍侧。
谁其耳剽于玉振兮,惟此月知其然。
月不予留兮,予亦咏而归。
歌三终兮谢明月,何夕复惠然兮临我于亭乎而。
鉴赏
这首诗《和张钦夫望月词》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月的深刻感悟与赞美。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月亮与自然、宇宙、道德伦理等联系起来,展现了诗人对月的独特见解。
诗的开头“玉虫晕以贯虹兮学林之颠”,以“玉虫”比喻月亮,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高耸的学林之巅,如同一道贯穿虹霓的光芒,展现出月亮的明亮与高洁。接着,“阒其宵兮圣贤毕参于前”,夜晚寂静,仿佛圣贤皆在此前,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敬畏之情。
“心超兮千载,忽乎纳自牖兮光寒而静娟”,诗人的心灵超越千年,仿佛能从窗户中感受到月光的寒冷与静谧之美。接下来,“吾兴视兮何祥,望舒推毂兮辚大圜”,诗人赞叹月亮的神奇,如同望舒(神话中的月神)推动着巨大的车轮,充满了神秘与力量。
“生两仪兮虚白,饰万物兮清妍”,月亮孕育了天地间的一切,赋予世界以清雅之美。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月亮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强调了月亮的和谐与平衡作用。
“彼何居兮轃兹,挈一规兮破幽偏”,月亮似乎隐藏在某个地方,用它那圆规般的光芒穿透了幽暗的角落,揭示了光明与希望。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月亮能够照亮黑暗,给人以启示。
“代天兮宣精,㧖欹兮恶盈”,月亮代表天意,传播精华,避免事物过于满溢,保持适度与平衡。这体现了诗人对月亮道德价值的深刻理解。
“似道兮日损,缩于一晦弦兮,万斯年而求伸”,月亮似乎遵循着减少与积累的循环规律,即使在新月时也蕴含着无限的潜力,表达了对月亮恒久不变的赞美。
“宅天下兮至晦,镜天下兮至明”,月亮在最黑暗的时候成为世界的住所,在最明亮的时候成为世界的镜子,体现了月亮在不同情境下的重要作用。
“烛吾心中之月兮,贯地纬而洞天经”,月亮照亮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月亮,如同地纬与天经一样,引导着诗人探索宇宙的奥秘。
“吾奉月兮周旋,月踵吾兮后先”,诗人与月亮相互陪伴,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保持着和谐的关系。
“夫君寄我兮三章,招月而与寓目兮,炯笔势之翩翩”,诗人将月亮比作君主,寄予了三章(即三条准则或教诲),邀请月亮一同观看,笔势流畅,表达了对月亮的敬仰与追求。
“想他日之独立兮,过庭而侍侧”,诗人想象着未来独自站立,月亮则在旁边陪伴,象征着诗人与月亮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谁其耳剽于玉振兮,惟此月知其然”,只有月亮知道诗人内心的呼唤与渴望,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独特情感的依赖。
“月不予留兮,予亦咏而归”,月亮不会停留,诗人却在吟唱中返回,体现了诗人与月亮之间既分离又相依的情感状态。
“歌三终兮谢明月,何夕复惠然兮临我于亭乎而”,诗人以歌唱的方式感谢月亮,并期待着再次在亭中与月亮相遇,表达了对月亮的深深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