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生服其圣,希世惟委蛇
出处:《叔孙通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三代不相复,古礼杂秦仪。
皇帝欲自贵,稷嗣诚先知。
置酒长乐宫,欢哗孰敢施。
诸生服其圣,希世惟委蛇。
儒者可守成,此言亦庶几。
何殊蓄俳优,面谀良可悲。
两生恶污我,自谓不忍为。
各行其是尔,史迁烦微辞。
皇帝欲自贵,稷嗣诚先知。
置酒长乐宫,欢哗孰敢施。
诸生服其圣,希世惟委蛇。
儒者可守成,此言亦庶几。
何殊蓄俳优,面谀良可悲。
两生恶污我,自谓不忍为。
各行其是尔,史迁烦微辞。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末年郑孝胥对于社会变迁和传统礼制的看法。他以叔孙通的故事为引子,指出从夏、商、周三代到秦朝,礼仪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秦始皇试图尊崇自己的地位。叔孙通在秦宫中制定礼仪,虽然表面上欢庆,但诗人认为这种表面的热闹背后隐藏着虚伪和奉承,与古代圣人的初衷相去甚远。
诗人批评儒家学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只能选择妥协,坚守成规,这与蓄养俳优(宫廷艺人)无异,只是表面阿谀。他提到两位生者不愿参与这种污浊,表示出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最后,诗人感慨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而史家对此则用词微妙,暗示了对这一时代的复杂评价。
整首诗通过叔孙通的事迹,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礼制与人性的冲突,以及对儒家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处境的同情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