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有不暇,幽忧能顿除
出处:《至夜读子肃诗卷帖》
宋 · 赵蕃
应接有不暇,幽忧能顿除。
明当增短日,后且怆离居。
恨我平生友,翻成咫尺疏。
为生端不易,作客又何如。
明当增短日,后且怆离居。
恨我平生友,翻成咫尺疏。
为生端不易,作客又何如。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应接:应对繁忙。不暇:没有空闲。
幽忧:深深的忧虑。
顿除:暂时消除。
明当:明天将会。
增短日:感觉日子更短。
后且:未来并且。
怆离居:悲伤的分离。
恨我:我感到遗憾。
翻成:反而变成。
咫尺疏:近在咫尺却显得疏远。
为生:为了生活。
端不易:确实不易。
作客:作为旅人。
何如:怎么样。
翻译
事务繁多应付不过来,深藏的忧虑也能暂时消除。明天的日子似乎更短,未来分别居住两地会更加感伤。
遗憾的是,我一生的朋友,如今却变得近在咫尺却仿佛疏远了。
生活本就不易,作为旅人更是难以言喻的艰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至夜读子肃诗卷帖》。诗中表达了诗人阅读友人诗卷时的情感体验。"应接有不暇,幽忧能顿除",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诗卷中的专注与沉浸,仿佛通过阅读友人的诗歌,暂时忘却了内心的忧虑和烦恼。"明当增短日,后且怆离居",暗示着诗人对未来时光流逝和即将与友人分离的感伤。接着,诗人感慨自己与朋友虽近在咫尺,但由于忙碌的生活,反而变得疏远,"恨我平生友,翻成咫尺疏"。最后两句"为生端不易,作客又何如",揭示出人生的艰难和漂泊在外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读诗为契机,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