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出处:《漓山云崖轩》
宋 · 方信孺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拂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拂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杖藜:手杖。隐然:隐约可见。
城陴:城墙。
月洞:月亮照耀的山洞。
云崖:高耸入云的悬崖。
一段奇:一处奇特景象。
轩窗:窗户。
俎豆:祭祀用的器皿。
声诗:自然的声音和诗歌。
瞿昙:佛教中的佛陀。
知人意:了解人的心意。
梅花带雪移:带着雪花的梅花。
翻译
无需深入探索,只需杖藜漫步,树林环绕着城墙。我曾在千岩之上追寻月洞,又遇见了云崖间的奇景。
擦拭窗户,准备摆放祭祀用品,让泉石之声激发诗篇。
如佛陀般深知人心,已与梅花相约,在雪中移动欣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山谷景象,诗人没有去细究那些不易到达的地方,而是选择了一个既隐蔽又有着城墙般山峦环抱的所在。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曾经漫步于月光下的岩洞,感受到了超凡脱俗的美妙,再加之云雾缭绕的山崖,更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奇特。
"拂拂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轩窗前感受着微风的拂拂之声,同时又以自然的声音作为创作诗歌的灵感来源。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与大自然间的一种默契,如同瞿昙(佛教术语,指佛祖)般洞悉世事,而他已经决定要随着梅花和雪的来临而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一种超脱尘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