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烟异日论功最,十八铙歌被管弦
出处:《赠汪中丞四首》
明 · 胡应麟
一疏埋轮四海传,三台推毂借豪贤。
飞狐倒马当关日,钜鹿卢龙出塞年。
燧火北亭残帐幕,波涛南粤净楼船。
淩烟异日论功最,十八铙歌被管弦。
飞狐倒马当关日,钜鹿卢龙出塞年。
燧火北亭残帐幕,波涛南粤净楼船。
淩烟异日论功最,十八铙歌被管弦。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赠汪中丞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场景,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智慧的赞颂。
首句“一疏埋轮四海传”,以“一疏”比喻一封奏章或一封书信,形象地表达了忠诚与决心的传递,如同埋下的车轮,深深烙印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四方。接着,“三台推毂借豪贤”,三台象征高官显位,推毂借贤,意为举荐贤能之士,共同治理国家,体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推崇。
“飞狐倒马当关日,钜鹿卢龙出塞年”,这两句分别引用了历史典故,描述了在关键时刻,英雄人物挺身而出,勇往直前的壮举。飞狐倒马,可能是指古代战争中的激烈战斗;钜鹿卢龙出塞,则可能指边疆防御的英勇事迹。这些场景展示了忠诚、勇敢与智慧的结合,是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燧火北亭残帐幕,波涛南粤净楼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历史上的军事行动。燧火北亭可能指的是北方边境的烽火台,残帐幕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波涛南粤净楼船,可能是指南方海域的清剿行动,楼船代表了海军力量,净则意味着彻底清除敌患。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方式的军事斗争,以及最终取得胜利的景象。
最后,“淩烟异日论功最,十八铙歌被管弦”,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因其卓越的功绩而被后人铭记。凌烟阁是中国古代皇帝为表彰功臣而设立的场所,这里用以象征功勋卓著。十八铙歌则是古代用于庆祝胜利的音乐,被管弦演奏,寓意着英雄事迹的广为传颂和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展现了忠诚、勇敢与智慧的崇高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