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游刃刀无缺,韬光玉自温全文

游刃刀无缺,韬光玉自温

宋 · 孙应时
游刃刀无缺,韬光玉自温
世途犹砥柱,士论亦龙门。
仁者宜三寿,天乎遽九原。
老成周雅叹,此事更谁论。

注释

游刃:形容刀工熟练,刀刃在动作中流畅自如。
韬光:隐藏光芒,比喻不显眼或深藏不露。
温:此处指玉的自然温润。
砥柱:比喻坚定的支撑力量,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稳固。
龙门:古代比喻人才辈出的地方,也指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
仁者:有仁德的人。
三寿:通常指长寿,古人认为仁者有长寿之福。
遽:突然。
九原:古代指墓地,引申为死亡。
老成:年长而经验丰富的人。
周雅:周代的雅乐,代表高尚的文化和道德。
此事:指上文提到的仁者去世之事。
谁论:还有谁能够评论或理解。

翻译

刀刃游走自如,毫无缺口,如同玉器在暗中自我温润。
世间道路如同砥柱般稳固,士人的言论也如龙门般高远。
仁德之人应享长寿,为何苍天却让他匆匆离世。
老成持重的人感叹周朝的雅韵,这样的事还有谁能评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杨子美侍郎(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是在描绘一个人的形象和品格。

"游刃刀无缺,韬光玉自温。" 这两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比作宝刀和璀璨之玉,表明这个人外表光滑无瑕,内里充满光彩,但并不张扬,而是含蓄地散发出来。这形象化了人的高贵与内涵。

"世途犹砥柱,士论亦龙门。" 这两句则是说世间的道路像砥柱一样坚固可靠,而士人的评论如同龙门一般,既能激励人,也能考验人。这强调了社会对人才的认可和评价标准。

"仁者宜三寿,天乎遽九原。" 这两句表达的是希望仁德之人能够享受长寿,天道公正,善恶终有报。在这里,“三寿”和“九原”都是象征永恒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之人的祝愿。

"老成周雅叹,此事更谁论。" 最后两句则是说到了年岁增长,对于周公的雅致风范不禁发出感慨,这件事,又有谁能够深入探讨呢?这里“老成”指的是诗人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和体会越发深刻,而“周雅”则是古代文化的象征,代表着最高的道德和审美标准。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品格和社会评价的描写,以及对长寿和传统文化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