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本禾中民,暂作姑苏客全文

我本禾中民,暂作姑苏客

出处:《故里吟
明末清初 · 曹溶
我本禾中民,暂作姑苏客
一年一度归去来,每见人情不如昔。
恶雨连春蚕箔难,湖田侵水桑苗残。
乡村苦盗市苦没,家无斗米衣裳单。
成群游手贪言乱,传讹倾刻腾郊闬。
识者稍为违俗行,辄起千人横目看。
乘间但欲恣焚掠,此岂有意存炎汉。
负贩低昂物价贵,里正胥徒热可畏。
挂屋空遗一卷书,面色如灰少生气。
亲知恤我招我返,具区烟浪滔天远。
吴语轻浮莫久居,长卿倦辙今须挽。
狐有首丘岂不忆,满室蓬蒿除未得。
伯通故迹依然在,佣保随时宁敢悔。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曹溶所作的《故里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诗中以“我本禾中民”开篇,自述身份,随后通过“一年一度归去来”的描述,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情世故变迁的感慨。诗人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如“恶雨连春蚕箔难”、“湖田侵水桑苗残”,反映了自然灾害和经济困苦。

诗中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乡村苦盗市苦没”,人们道德沦丧,连识者也受到排挤。“乘间但欲恣焚掠”一句,揭露了动荡时期的社会动荡和对朝廷的不满。物价飞涨,“负贩低昂物价贵”,官府胥吏的压迫令人畏惧,诗人只能“挂屋空遗一卷书”,生活困顿,精神萎靡。

尽管亲友劝归,但诗人以“狐有首丘岂不忆”表达对故土的眷恋,然而“满室蓬蒿除未得”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无法立即回归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伯通故迹依然在”,表明对先贤遗迹的缅怀,以及对佣保生活的反思,暗示自己即使在外,心中仍有所坚持。

整体来看,《故里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末清初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