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出处:《青石阻雨》
宋 · 李新
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
未闻回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未闻回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
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
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茅屋:简陋的房屋。麦化蛾:麦穗上的蛾子繁殖。
西山:远处的山脉。
云重:云层浓厚。
雨流禾:雨水滋润稻田。
回也:颜回,孔子弟子。
改其乐:改变他的快乐心境。
虞兮:《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人物,指虞姬。
奈若何:对你的处境无可奈何。
前村:前方的村庄。
孤堠:孤立的烽火台。
泪随流水:泪水随水而流。
一溪多:很多溪流。
文章:文章学问。
无力:无能为力。
半岁:半年。
边城:边疆的城市。
枕戈:枕着武器,准备战斗。
翻译
麦田里的茅屋阴暗处飞舞着许多蛾子,西山云层厚重,雨水滋润着稻谷。从未听说颜回改变他的乐趣,他能理解虞姬的困境又能怎么办呢。
我身处前村,孤独的烽火台遥不可及,泪水随着流水汇成小溪。
我这一生无法凭借文章改变命运,只能在边城半年,枕戈待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田园生活景象。开篇“茅屋阴多麦化蛾,西山云重雨流禾”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但又带有几分静谧气氛的场景。诗人通过麦田中蛾的出现和西山的云雨来传达季节变化和农事之美。
接着“未闻回也改其乐,解道虞兮奈若何”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力感与困惑。这里的“未闻回也”可能指的是未有所闻关于改变现状的消息或途径,而“改其乐”则是对当前境遇的不满和渴望变化的表现。“解道虞兮奈若何”则是引用古代诗句,表达一种对于周遭环境无法做出改变的无奈。
在后两句“身与前村孤堠远,泪随流水一溪多”中,诗人描绘了自己与世隔绝,心境的孤独感。孤堠远离村庄,泪水随着溪流而去,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凄凉和对远方某种情愫的留恋。
最后两句“文章生世元无力,半岁边城伴枕戈”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无法在当世施展的无奈,以及长期居住于边塞之地,伴随着战事和孤独的艰辛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传递出一种淡然与孤寂相间的复杂情绪。